下飞机的一刻,看到湛蓝的天空和大朵大朵的白云,让我确定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第一站--林芝,微风在这里变得和煦,这个“太阳的宝座”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因海拔较低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也是进入藏区最佳的入口。
传统村落里的非遗文化
在林芝去南伊乡的路上,沿途墨绿一片,是生机勃勃的世界,当我走到才召村村口的时候,清一色的新式人字形房屋映入眼帘,村内平坦的水泥路,疏密有致的绿化,让我感觉好像走进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康村一样。而在2005年之前,在这里居住的珞巴族人还在山上过着游牧的生活方式。
珞巴族是中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整个民族靠着口耳相传来传承民族文化,本次线路的“别克文化大讲堂”就在这里进行,不免让人有些好奇。
负责大讲堂的主讲是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特聘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珞巴服饰的传承人--达瓦,也是这里的老村长,他介绍说,以前的珞巴族人遵循父系氏族制,他们常常深入山林,以古老的射箭技法狩猎,也以此维系生计。
但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改变,古老的珞巴文化也面临着失传,这些年来,达瓦坚持用一针一线,缝制传统衣饰,也悉心打理着民族村。“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仅讲汉语也能讲珞巴语,也愿意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过上。” 他的语调颇为坚定。
上天赐予人间的“自然博物馆”
见证了老一辈的珞巴人倾注的心血,也看见了珞巴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在非遗项目珞巴民歌调子的继承人:一位近耄耋之年的老奶奶的歌声送别下,离开才召村,去往“藏地药王谷”。
药王谷是神秘藏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生态保护完好,被誉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据说这里有众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保存的原始森林,比如米林杨、红柄柳、藏布杜鹃等许多西藏特有的物种,其中还有对环境特别“高标准严要求”的松萝,难怪连藏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被吸引来此采药炼丹,也许这就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自然博物馆”吧。
建议:一定要去位于景区深处的天边牧场逛逛,这里也邻近着中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高山环绕,牧草茵茵,是不可多得的徒步观景地。
林芝-拉萨
在林芝短暂停留后,由别克昂科雷、昂科威以及新昂科拉组成的车队向拉萨出发,途中要完成高达5013米的第一次高海拔挑战:米拉山口。
这一程我没舍得漏过车窗外的每一处风景,且看尼洋河河道如织,如缎带飘舞;看河畔的藏式住房如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镶嵌在碧绿的河畔两岸,可以想象住在岸边的村民们是有多么的惬意呢。
“雪域之舟”米拉山口
米拉山也称“神人山”,是林芝地区与拉萨的分界山口。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
当车队历经险峻盘山而上,出现了大片壮观的风马旗,米拉山口也终于近在眼前,山顶上有着米拉山的大山之魂:一组名为“雪域之舟”的牦牛石雕像。它将藏民的虔诚心愿传达给上苍神灵,向人们展示着自己信仰的坚贞与不屈。
由于是第一次上到5000米,此前一直没出现高反的我也开始略觉得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所幸被美景夺了心智,暂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当站在山口遥望大地的时候,突觉很多凡尘俗事都不那么重要,脑中响起的,是《向天再借500年》这首磅礴的主题曲……
拉萨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对于拉萨最初的好奇,完全来源于郑钧的《回到拉萨》这首歌。而当车队渐渐到达这座城,也终于让我对想象中的圣地有了实感。
佛教圣地的荣光
1300多年的历史,还有传说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唯美的爱情故事,让布达拉宫一度满足了我对藏区的全部幻想。
当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雄
伟建筑真正出现在眼前时,真的分不清到底该说它是寺庙?是城堡?还是宫殿?亦或全是。随着台阶拾级而上,整个拉萨尽收眼底,也让人为这虔诚的智慧与勇气创造的结晶深深折服。
进入布达拉宫,因不能拍摄,我只能目不转睛的努力欣赏。据介绍,这里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壁画就达到了2500余平方米,还有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以及历史上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等工艺珍玩。
建议:多带些零钱去布达拉宫吧,你会发现在如此之多的佛像面前,在众人虔诚的感染下,你也会忍不住想多多祈福的。
博物馆和手艺人
现在的拉萨更像是座海纳百川的现代化都市,很多新鲜事物、外来文化都能在此找到立足之地。一日午后,我们在街边的尼泊尔餐厅享用过一顿满足的午饭,便来到具有鲜明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的西藏博物馆,其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的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馆内一层为博览厅,二、三层为八个专门的展览厅,展出着西藏史前、通史、自然、民俗、工艺等多个方面的文物和实物。
走出博物馆,在市区回民区附近,我们又发现一个小隐于市的院子,走进去却是别有天地,这里是拉萨古艺建筑美术公司的所在,也是现在市面上公认的品质最好的唐卡以及佛像的出产地,而别克特别安排的手工体验课就在院中另一家主营藏式工艺品的卓番林中进行。
这家工艺品商店里摆满了经过现代改良的藏式工艺品,古老的纹样在设计师和手工艺者们的再创作下,变成一件件颇具时尚气息的商品。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藏族编织,雪域手工艺者们向“寰行中国®”的团队传授了藏族传统的编织技艺,哈哈,我的任务是缝完一个有着当地纹样的小猴子钱包,车队里不少男同胞都挽起了袖子“干针线活”,场面还是蛮有爱的。
建议:卓番林里的手工艺品可以多买一些回家,都是藏区手工艺者设计制作,已经确认过了,某宝也没得卖哦。
拉萨-日喀则
是日清晨,我们从拉萨启程,前往藏密圣地--日喀则,这一路海拔逐渐升高,绿色的植被也变得稀少,天气不再晴空万里,细密的暴雨给我们的自驾行程增加了不少困难。车队的领队五哥在电台里风趣的说:“我们要开启摇摆模式啦。”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如他所言,车队沿着螺旋形、之字形的公路在山脊上盘旋,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连续的陡坡急弯让人惊心动魄,但心中虽然惶恐,却总有一种熬过绝境就能去到仙境的雀跃。
所谓“艳冠藏南”
在藏区最怕的就是遇上恶劣天气,让我不免有些担心会错失领略羊湖风采的机会。是的,今日路途中有两大看点,一是传说中如碧玉般的羊卓雍措,二就是此行的另一大挑战:海拔5100米的卡若拉冰川。
但就像天公的玩笑,当我们艰难的盘山而下时,天气又突然“变了画风”,羊湖揭开了原本拢上的面纱,湖面平静,一片翠蓝,恍若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称这景色为“领湖光山色之艳,冠绝藏南”了。
据说在当地,虔诚的藏民每年都要绕湖一圈,若是骑马得花费一个月左右,这一圈相当于他们到拉萨去朝圣了一次,他们相信如此一来佛祖会至少保佑他们一年。而作为藏民心中的“圣湖”,每一次寻找达赖喇嘛转世灵童的仪式都是在羊湖举行,寻找转世灵童的班子会来此颂经祈祷,并向湖中投放哈达、宝瓶等,根据湖中显影,得到灵童所在的方位。
建议:羊卓雍措的最佳观景点在位于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海拔4998米的岗巴拉山口。
最易让人“亲近”的冰川
如果说羊卓雍措是柔和的“碧玉”,那卡若拉冰川就该是冷艳的“钻石”,不同于对以往冰川的印象,眼前的卡若拉冰川是“黑白相间”的,这是由于该悬冰川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的尘土覆盖,因此整体形成了黑白分层的形态,但也更衬得这“钻石”璀璨万分。又因其就在公路边上,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也被称为最易“亲近”的冰川。
对卡若拉冰川最早有所耳闻是因其曾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据说当年为了营造逼真的雪崩效果,炸毁了部分古冰川,再也无法修复,想来也是令人十分痛心。
如今这里修建栏桥,让人可以更进一步的领略冰川之美,站在冰川下,更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也让人平添了一丝敬畏心,相信以今日的环保意识,不会再重演当年的“悲剧”了。
日喀则-定日
当车队来到日喀则后,终于明白为何这里被称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不仅仅因为这里是后藏曾经的政教中心,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更因这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文化,还因这里有着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活佛最多的后藏圣地
在日喀则的第一站是参观位于尼色日山下的扎什伦布寺,首屈一指的便是位于尼色日山下的扎什伦布寺,其与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并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同时,这座寺的建筑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其他藏传佛教建筑,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
扎什伦布寺内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寺内有着四世班禅的灵塔殿“曲康夏”,五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殿“扎什南捷”,以及十世班禅的灵塔祀殿“释颂南捷”。灵塔一般由金、银、铜铸成,无一不是上千上万两的投入,此外,还饰有珊瑚、珍珠、玛瑙、松耳石等奇珍异宝,华美的姿态总让我们这样“初来乍到”的人们忍不住阵阵惊叹。
定日-珠峰大本营
从日喀则到定日短暂停留后,车队终于向着珠峰发起了挑战。 这一路路过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江,翻越过海拔5248米的加措山口,在延绵的山脉中穿行,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山峦叠障,我们翻山越岭,期待与“雪山女神”打个照面。
雪山女神
至今没能忘记初见珠峰时的感受,那时阳光给周遭的山峰披上了“金色的纱丽”,云雾已在山间缭绕,坐在车上的我耳机内正缓缓吟唱着“……拨开天空的乌云/像蓝丝绒一样美丽/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而珠峰就适时的出现在了车队的正前方,那一刻的惊艳是惊心动魄的,“珠穆朗玛”无愧于名!
对藏民来说,这里是信仰的巅峰,对于我们来说,这里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巅峰”,由于并非是专业的登山者,我们所到达的“珠峰大本营”是为了保护珠峰核心区环境而设立的保护地带,距离峰顶直线距离仅仅19公里,也是我们寻常人能够到达的离“女神”最近的距离了。
这里的石碑上镌刻着的“珠峰大本营”5200米的标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此留影了,想到身后就是沉淀数十亿年的时光造就的风景,感到很荣幸,很荣幸。
建议:在珠峰大本营不高的山坡上悬挂着大片经幡,花50元就可以买上一小串写上自己的心愿,个人认为,在这里花这个钱祈福,看写满自己心愿的经幡飘扬绝对是有很大意义的。
拉孜-日喀则
随着行程的接近尾声,此行的最后一程我们去往拉孜,沿途要一览拉孜藏刀的风采,还要去拜访萨迦寺,是令人心满意足的收尾。
传世好刀的诞生
在亲眼到拉孜之前,我已经听闻了关于拉孜藏刀许多的“传说”:拉孜藏刀出产于孜隆乡,该乡仅有一户制刀作坊,却名震藏区;拉孜藏刀的短刀据说有着火镰和吸铁敛钢功能,长刀则可当作篷杆、扁担、拐棍和放血疗法刺器等使用;这刀据说还曾经是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著名武器之一……
当然听多了也不免也有些担心,这些“传说”会不会让原本的传世宝变成纯粹敛财的工具?可当进入这家制刀作坊后这些担心立马“烟消云散”了:几名工匠正心无旁骛的坐着,他们专注的神情中,满是耐心,手中的刀具在敲敲打打间,也一点点有了精彩的模样。
这里就是工匠普达瓦的家,他曾于2009年获得过国家文化部颁发认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他的家族六代打刀,如今更是每一个人分工明确,古老工艺在这里得到严谨的对待,眼见传承正在延续,很是让人感慨。
作为拉孜藏刀系硕果仅存的大师级刀匠,年事已高的普达瓦如今依旧在亲自炼刀,他制刀的那间烟熏火燎的屋子,我是一刻都待不下去的,,而普达瓦一坐就是一整天,也许工匠的精神,才是这些传世宝真正的价值所在吧。
建议:拉孜藏刀是没有现货哒,也不用操心带不上飞机的问题,选中一个款式,工匠们才会开始制作,之后会给你邮寄到家,还是比较方便的。
“第二敦煌”萨迦寺
为什么要称萨迦寺是“第二敦煌”呢?是因为寺内处处布满了精美壁画,多达3000多幅,堪比“敦煌”。这些壁画的内容多为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昆氏史、萨迦史等等,环顾四周,墙上的山水景观、花卉瑞兽,无一不场面宏大。
其中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寺中的一面“经书墙”,从导游口中得知,这面墙可以预示灾难,如果世界哪个角落发生了灾祸,那么其中的一些经书就会从墙中自行凸起,而德高望重的大师就可以通过经书的位置观察出灾祸的方位。
从拉孜回到日喀则的最后一晚,别克“寰行中国®”团队为大家举办了篝火晚会。在歌舞声、欢笑声和不舍的感慨声中结束的这段旅程,想必会是我人生中无比浓墨重彩的回忆。
重庆旅行社排行榜前列的旅行社: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2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