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地形错综复杂,各式各样,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种便是山峰了。中国人自来就是喜爱爬山的,而在山峰景观中,中国人自然也不能忽视河南这个地方。
河南的嵩山尤其是著名,其中的少林地更是家喻户晓,那么,除了这个嵩山呢?河南还有哪些名山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好好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万仙山
山的风景区有一点是共性。森林覆盖率高,万仙山也不例外。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如果有朋友问我,河南省最值得去的地方,我一定会推荐万仙山。除了景色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山的精神。更多是能让你体验到那种人定胜天的精神,我一直认为郭亮洞的开建,就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万仙山是著名的四大基地,分别是影视基地、写生基地、拓展基地、避暑基地。万仙山四季四景,应时变幻:春,花团簇锦,嫩饰赤岩;夏,绿漫峰峦,山丹点缀;秋,云高天蓝,红叶尽染;冬,雪填沟壑,冰挂高悬,是北方少有的适合四季游览的特色景区。
其中最美出名的为郭亮洞,被称为世界上最险峻的十条公路之一;郭亮洞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十三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
2.林州太行大峡谷
林州太行大峡谷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果真没有让人失望。
这里群山拱翠,流泉碧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贤士,文豪武侠,名流高僧,神医巧匠,曾在此留下足迹。
这里的人民,从殷商起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雄壮的太行山孕育的炎黄子孙,特别淳朴厚道,真诚善良。
主要游览景点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有太行魂之称的王相岩、百里画廊太行天路、晒不黑的太行大峡谷漂流、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冰山、千古之谜猪叫石等诸多景观。
此外还有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鲁班村南教场。
太行大峡谷群山环绕,奇峰突兀,台壁交错,郁郁葱葱,是休疗养生、滑翔攀岩、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3.嵖岈山
嵖岈山风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十佳山水景区和河南最美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西游记》的创作地、央视《西游记》续集的主要外景拍摄地。
为了追寻西游记的足迹也得上去看看啊。
嵖岈山景区系伏牛山东缘余脉,又名玲珑山、石猴仙山,山势嵯峨,怪石林立。南山、北山、花果山、六峰山砥足而立,秀蜜湖、琵琶湖、百花湖、天磨湖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奇特秀丽的风光画卷。
嵖岈山风景区文化底蕴丰厚,与西游文化、石猴文化密切相联,源远流长。
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4.白云山
广东也有白云山,懿晗这会说的可是河南省的白云山,大家别看错了哦。
白云山位于洛阳嵩县,世界地质公园,5A景区,春夏是去感受白云山清凉的好时节,森林覆盖率高,奇峰和瀑布多。景区面积较大,景点分散,游人去得最多的是九龙瀑和玉皇顶观光区,也是旅游开发得最为成熟的地方。
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中国十佳休闲胜地,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2010年晋升世界地质公园。
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5.鸡公山
鸡公山别听名字怪怪的,它可是中国4大避暑胜地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鸡公山因其整个山势宛如一只昂着展翅、引颈啼鸣的雄鸡而得名。
“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它是由奇峰怪石,泉溪瀑布,珍花异草,山村田园和风韵殊异的楼台亭榭等诸多因素构成的自然风景区。被誉为“中国避暑胜地,豫南云中公园”。
6.老君山
老君山在神农架主峰东北,因传说古时太上老君常在此炼丹而得名。
洛阳老君山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1997年由国家批准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洛阳老君山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区,距洛阳市120公里,游览面积26.7平方公里。
原名景室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并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老君山山势险峻,历史悠久,且又有道教圣地之称,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7.青天河
青天河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境内。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天井关、大泉湖、三姑泉、观音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
其中佛耳峡是一个奇峰秀石、泉潭溪瀑为主的峡谷游览区。这个地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景物的逼真,让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魅力。
来到河南,不妨也来这这些静谧的山中看看,欣赏这里的景色,呼吸这里的清新空气,感受这里的历史,总之这里一切都是很好的度假安排之所。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4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