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客家人为抵御外敌,依照八卦风水,发明了土楼,后经过人口迁徙到如今的福建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土楼模样。土楼建筑体现的是典型的群居生活,而在我们现在都市,都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有幸的话一起要去看看福建土楼啊。
关于福建土楼
福建 土楼,因其大多数为 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福建 土楼含 福建 省 永定 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 南靖 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 怀远 楼, 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其中二宜楼位于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它是我国圆士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 土楼作为 福建 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 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2008年7月6日在 加拿大 魁北克 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土楼有哪些主要的类型
方形土楼
方形土楼,简称“方楼”,有正方形、长方形、回字形、日字形、目字形等多种形状。从外观看,方楼四周高墙耸立,四角规整,呈封闭式,防卫功能十分突出。
方形土楼中,以单环式、三至四层的正方形土楼最多,少数高达五至六层。底层作厨房、膳厅或客厅,二层作粮仓或卧室,三层及三层以上作卧室。大型方楼一般有四道公共木楼梯,分置于四角;中型方楼一般设两道公共木楼梯,安装在大门左右两边;较小的方楼一般在大门厅边设一道木楼梯。
大多方楼内有谷砻、米碓、石磨、水井等公用设施,大型方楼还有私塾学堂、简易戏台等。楼内住户的房间分配通常从一层到顶层一竖间为一户;也有打乱错开分配的,俗称“梅花间”。
现存方楼中,最古老的当属湖雷下寨的馥馨楼,有约700年的历史;典型而闻名的方楼是高陂上洋的遗经楼,是标准的正方形楼,边长均为38米;梅林理山的和贵楼是福建土楼中个头最高的方楼,建在沼泽地上200多年依然稳固。
圆形土楼
圆形土楼简称“圆楼”,永定当地人称它为“围楼”或“圆寨”。圆楼的共同特点是:大门、祖堂等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两边的建筑对称,这与其他种类的土楼相同。按其环数多少,可分为单环和多环两种。
单环圆楼一般只有两三层,最高的有5层,中间为天井。有的建得小巧玲珑,如古竹彭坑的荣昌楼,直径20米,12开间,2层,只住1户人家,这种袖珍式的小圆楼堪称圆形小别墅。
也有比较大型的,如陈东岩太的福盛楼,高4层,直径84米,每层56开间。
多环圆楼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既有整体统一性,又有局部富于变化的灵活性。最常见的为两环,如湖坑振成楼。环数最多的当然是承启楼,有4环,全楼平面布局与《易经》先天六十四卦图的太极、两仪、三元、四象、八卦、三十六周天、六十四卦相呼应。
府第式土楼
府第式土楼又称“五凤楼”、“三堂屋”,一般由“三堂两落”组合而成。
全楼有明显的中轴线,有的左右完全对称,也有不对称的。中轴线上的前堂(俗称下厅或入门厅)、中堂(俗称中厅)、后堂(俗称正楼)称为“三堂”,前两堂1—2层,后堂2—5层。在前堂与中堂、中堂与后堂的左右两边各建一排隔着天井的横屋,合称为“两落”。整座建筑层次分明,巍峨庄重,气势轩昂。
直达交通
从福州方向过来的游客可以到福州南、北乘坐到龙岩、漳州的车,到达龙岩汽车站后转龙岩到永定土楼的旅游直通车即可,一天多趟。
从厦门方向过来的游客可到厦门湖滨南路乘车到福建土楼各大景区。
包车
如果觉得汽车不方便,也可以包车前往。没有其他人拼,都是自己人;说走就走,想停就停的自由;几个朋友出来玩选择包车是最明智的了。
跟团
要是想省心纯玩当然还是推荐跟团游,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欣赏土楼的风景了。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5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