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是一处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古老建筑,不仅仅展示了古人的工程技术水准,更是见证了日寇当年暴行的物证,在中国的桥梁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特色旅游景点,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石拱桥,建成于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金章宗定桥名“广利”,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改名为芦沟桥,以后,明、清朝等对卢沟桥都有所修缮或重修。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卢沟桥建成后,成为金及元、明、清历代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优美的风景,从金章宗年间起,“卢沟晓月”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当然,卢沟桥最出名的还是1937年7月7日在这里发生的“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来到卢沟桥东,桥旁是宛平西城门。
走到卢沟桥前,见这座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桥面两侧设置石栏,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
桥东端北侧立有清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及碑亭,碑亭之外还立有一块清康熙重修卢沟桥碑。
桥东端两侧顶栏各有一头大石狮,还竖有华表。华表高4.65米,下设八角须弥座,上穿云板石,莲座圆盘之上雕有一头石狮,迎向桥外,神态自若,有如迎送行人。
走上卢沟桥,见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却是用天然花岗岩巨大条石铺设的。
经过整修,桥面中间一条还保留当年古桥面花岗岩原石。数百年人来车往,桥面已磨压得凹凸不平,别有一分历史岁月沧桑。
卢沟桥最吸引人眼光的是桥望柱顶端上的石狮,据说卢沟桥两侧有281条望柱(南侧望柱141条、北侧望柱140条),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石狮的头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小石狮。据记载卢沟桥望柱上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狮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这些石狮进行过多次大修或翻修,石材和工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卢沟桥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露天博物馆。
卢沟桥大理石望柱和栏板石上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桥面的大理石护栏由望柱和279块栏板交替组成,南侧栏板140块,北侧139块。
行至桥西端,装饰配置与东端大致相同,也有华表。但桥西端顶栏两侧配的是两头大石象,年代久远,风吹雨淋,石象细部已不怎么清晰。桥西端北侧还立有清乾隆重修卢沟桥碑。
来到桥西端北侧看卢沟桥,桥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为上游,是进水面,砌筑分水尖,状若船头,约占桥墩四分之一。在每个分水尖的前端,各装有一根三角铸铁,锐角向外,以减轻洪流和冰块冲击,保护分水尖的稳定。在分水尖上面,又盖了六层分水石板,称风凰台,下两层挑出,以上各层逐次收进,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稳定性,对桥墩的承载压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桥墩南面顺水,砌作流线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减轻洪流对券洞的压力。
离开卢沟桥,绕行到永定河西岸远眺,长桥如虹,河水轻流。当年我游卢沟桥时,桥下河道干涸,河床满是杂草,时过境迁,景象比当年改善了许多。
重回卢沟桥,来到宛平西城门。
城楼高11.68米,墙台高9.6米,通高21.28米,城楼为木结构,筒瓦吻兽,二层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此城楼及瓮城已非原物,而是为1984年重建,原城楼及瓮城拆毁于1958年。宛平西城门原名“永昌门”,后改“威严门”。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宛平自古即为京南门户,宛平城建于明末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建此城目的是以屯兵守卫京城,称“拱极”城,清时改名为“拱北”城。宛平县署设在北京城内鼓楼附近,民国时期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署正式迁到此地,遂称宛平城。宛平城因是一座桥头堡性质北京卫城,因而形制结构初建时与普通县城不同,城的内部无一般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设施,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全城只有东西两门,并都有瓮城及城楼,整个城墙比较厚实、坚固,主要是有利于防卫京师。宛平城不大,据说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
自西城门而入,向东城门而行,街道两旁还有几分明清古城的模样。
沿街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东城门。东城门名为“顺治门”,门洞高4.5米,宽4米,城楼形制与西城门相同,出东城门,沿宛平城城垣南行。
城墙与城楼、瓮城都于1984年重修过,不过看得出城墙大致保持原貌。城墙基础为六层条石,上砌城砖,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
城墙上还有敌楼、敌台,城墙四角还有角台、角楼等,在冷兵器时代倒是防卫配置齐备的城池。
宛平城墙上随处可见1937年7月7日晚间日军用大炮和机枪向守卫宛平县城的二十九军挑衅轰击留下的弹痕,触目惊心,历史不能忘却。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6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