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景区对于很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气息,对于这个风景区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让你可以成就自己的美好理想和灵感,祈福家人和自己平安,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丝绸西去,佛法东来,张掖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一个香火缭绕的人间佛国。
素有“塞上名刹,佛国胜境”之美誉的张掖大佛寺,是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为什么有卧佛?因为它曾是涅槃宗的重要发祥地。当然,现在不是了,大佛寺并没有僧人住持,已不是佛教道场了,沦为货真价实的纯收费景区。
然而许多游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仍然往功德箱里投钱。其实,没有僧人住持,已不算三宝地了,信众不必再向寺内的功德箱投钱,那起不到供养三宝的作用。作为4A景区,就没啥好说的了。如果作为佛教道场,大佛寺史上曾有更重要的作用。
大佛寺承担重要佛学思想
大佛寺成为皇家寺院之前,是“迦叶如来寺”。“如来”就是“佛”的意思,迦叶如来,应该是纪念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的吧。卧佛就是佛的涅槃像。迦叶如来寺是为纪念高僧昙无谶(读趁),而修造的佛涅槃像。
北凉僧人昙无谶(公元385—433)是中国涅槃宗的宗师,原籍是古天竺(北印度)人,6岁丧父,聪颖超群,出家为僧,能日诵偈300多颂。约公元411年,昙无谶到北凉(国都张掖)弘扬佛法,北凉王沮渠蒙逊对昙无谶相待甚厚。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古时候西域僧人东传佛法,大多先搞定国王或皇帝,参政议政成为国师帝师,方便更好地打开弘法局面。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昙无谶以《菩萨戒经》,向张掖僧人法进和尚传菩萨戒,经发扬光大门徒众多。他于421年译出《大般涅槃经》,“涅槃学”由此兴盛。大佛寺遂造佛涅槃像供奉,弘扬涅槃学思想,该寺便成为涅槃宗的重要发祥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纷乱的时代,由于种种变故,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北魏延和二年(公元433)三月杀害了昙无谶。北魏又于公元444年开始灭佛,昙无谶门徒将所制的昙无谶佛像秘藏于迦叶如来寺内,之后逃至西域。
这是张掖大佛寺的前身故事。
大佛寺历史从西夏算起
现在张掖大佛寺的发端从西夏算起,以“西夏国寺”著称,这代表着当年皇家寺院的地位。通常这么介绍:大佛寺,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修缮几十次,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史载,西夏国师嵬眻云游来此,打坐禅修,忽听附近有丝竹声音,循声寻去,却不见演奏者,疑为“天乐”。后在“天乐”响处掘得碧玉卧佛像一尊,发愿继承先辈遗志,在此建卧佛寺,并得到时任西夏王乾顺的大力支持。
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开始大规模扩建,1103年竣工。以“寺大、佛大、殿大”著称,老百姓称其为“大佛寺”。佛之大,塑像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
大佛寺的传说很多,最显贵的是其作为皇家寺院,发生于此的历史掌故。
兴建之初,笃信佛教的西夏太后常到大佛寺居住朝拜,大作斋会;唐僧玄奘取经时路经张掖,也到过大佛寺。为记述之,大殿的壁画里有“西游取经”的内容,但比《西游记》成书还要早大约200年;而南宋时,被蒙元俘虏的6岁皇帝赵显投降后,携母后安置到此,太后削发为尼,赵显皈依佛门,钻研藏传萨迦派佛学,译出大量佛经,成为一代高僧,被称为“合尊大师”。其子元顺帝妥欢贴睦尔也出生于大佛寺。
到了元朝,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元世祖忽必烈出生于此。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也来到张掖,被大佛寺的精美塑像、宏伟建筑和张掖的繁华所吸引,曾留居一年之久。
反对借佛敛财的商业行为
大佛寺经国家多次拨款修葺,样貌很不理想,到处都是陈旧斑驳的状态。冬日里非常萧条,无法象敦煌研究院那样自收自支且能赢利。
与河北正定、天津蓟县的大佛寺一样,他们作为古建筑、文物和艺术品,都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审美价值,所以一直落在文物文化旅游部门手中,作为国家4A或5A景区售票开放。这种结果并不理想,高门票未必能支付这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开支,而文物保护与科研更是谈不上的,每个大殿里养一个坐在玻璃亭中玩手机的工作人员,文物维护修缮却处处等着伸手向国家财政要钱。
作为景区,这些文物是死的;如果作为道场,定会起死回生。我以为,文物文化旅游部门将这些寺院景区交还给宗教局或佛教协会,延请高僧大德率僧团进驻,还寺院以本来的宗教场所面貌,向广大信众、香客、游客免费开放,那样香火会更盛、供养更充足,僧俗二众靠发心发愿来维护修缮文物及建筑,反而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近年来,苏州地区好多千年古刹都退出4A或5A景区评定,不再向公众售卖门票,寺院并没因免费而被挤爆,反而更加清净。没有门票支持,寺院并没有陷入困顿无着难以为继,信众的供养反而更加充足,发心更加纯粹。
倒是那些坚持收高门票的商业化寺院,反而背负利欲熏心的骂名,让佛教为之蒙尘。其实,寺院的所谓门票收入,绝大多数都是进了文物文化和旅游局的腰包。这应该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借佛敛财行为。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6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