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前后旅游产业全面关闭,很多旅游企业和旅行社在业务和经济层面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有各地的航班和交通也都阻碍了人们的流动,但是现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旅游产业也希望尽快恢复,那么2020年旅游业什么时候能恢复呢?
今年的餐饮业和旅游产业都是最艰难的时刻,但是春暖花开之时,大家都期待可以外出旅行放松一下,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户外和大自然亲密的接触一番。
截至本文完成时,全国各地已经有部分景区、文化场馆等恢复了开放。这些景区以及文化场馆也对游览和参观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而在此之前,全国各省、市的大大小小多个景区,都已经对外宣布,自景区重新开放之日起,一直到2020年底(部分景区持续时间更长),都将对全国的医护人员实行免票政策。
医护人员只要凭借个人的相关证件,就可以免费游览景区,有些景区甚至还可以协同亲属,同样享受免费政策。
毫无疑问,在本次和疫情的战斗当中,全国的医护人员是冲在第一线的,他们的付出有目共睹,景区对他们实行免费,是情理之中的一种回馈。
不过,付出的人也并非只有医护人员,包括奋战在一线的各种志愿者,建筑工人等,他们的努力同样值得我们予以回馈。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能否将免费的政策进行扩大呢?这一点还有待商榷,游品也会保持进一步关注。
而事实上,景区推行免费政策,除了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发展旅游的有效手段。
因为我们也非常清楚,景区只是免除了门票这一部分费用,在整个旅游过程当中,还有更多其他方面的支出和消费,它们同样是旅游收入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景区这样做,不仅仅是帮助医护人员在疫情结束后更好地放松自己,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救。
2020年,中国旅游业的开端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在后续的时间里,旅游业会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
预测一:旅游业会迎来“报复式”增长
类似的情况,可以回溯到2003年的“非典”时期。
当年,旅游行业在经历过低谷之后,的确是迎来了一轮非常猛烈的增长。
一份数据表明,在“非典”结束后的一个月,旅游行业就迎来了大规模的增长,某订票平台上,机票订单同比增长200%,环比增加82%。而到了当年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机票订单同样增长了200%。那么,这一次的情况,还会如期上演吗?或许,我们得更加理性的分析。
预测二:旅行业必然会有反弹式增长,但是不能太过乐观
2020年的疫情和当初的“非典”还是有所区别的,本次疫情影响范围更广,对大家造成的影响也更重。
回想一下,此前的你,会宅居家中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次宅居的生活,还是全国范围的。
一些群体所受到的影响,会比其他群体更大。
学生群体,延迟开学的结果就是,暑假的时间会被压缩,这一点,从各地教育部门公布的应对方案当中,基本已经被坐实。
其次是广大普通工薪阶层,延迟开工,甚至是失业的人也不在少数。疫情结束之后,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对此前欠下的工作进行弥补。
还有其他各个不同的行业,受到的影响都是直观可见的,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进行自救,而旅游这样的非必须消费,只能放在最后考虑。
预测三:出境游或许会更吃香
近些年以来,出境游的数据一直在增长,因为随着大家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的提升,出国游也从原来的时髦变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在疫情结束之后,很多人或许还是会对国内的旅游业持有一定的担忧,那么,此时的出境游就会成为一个更优的选择。
中国游客本就是国际旅游市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缺少中国游客的这段时间,这些旅游市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
而为了能够吸引中国游客,它们或许也会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其吸引力无疑会变得更强。
以上三点,只是一些目前阶段的猜测,实际的结果会是怎样,我们只有等到疫情结束之后,才能够见分晓。
摆在眼前的现实就是,我们的旅游行业已经遭受了重创,那么,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就得做得更好,依靠自身来实现自救。
同时,我们也应该要相信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很多人而言,那颗想要放飞自我的心,正等待着被释放。
加速振兴国内游
国内景区陆续开放,旅行社部分经营活动开始恢复,游客的出游脚步从城市游、周边游慢慢开启,旅游消费正在逐步恢复。国内游是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的看点。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兴业态,就成为国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景区有序开放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内游市场加快复苏。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超过30%,已开放的旅游景区主要为山岳型景区、开放型景区和市民公园等室外旅游场所。据携程统计,其平台上恢复预订的景区已超过1000家。由于疫情仍未结束,景区积极采取限流措施,目前游览人数仍远远低于疫情前水平。
在目前开放的景区中,人气最高的自然风光类景区有香山、鼋头渚、亚龙湾森林公园、蜈支洲岛、天涯海角、青秀山、西岭雪山等。携程集团副总裁、全球玩乐事业部CEO喻晓江说:“春暖花开,游客在名山大川这些非密闭的景区,享受自然风景和清新空气,有利于放松心情。在线预约已成为景区开放的标配。市民游客积极使用线上购票、在线收听语音导览等非接触方式健康游览。”
近日,上海、陕西、新疆、四川等多地恢复旅游企业部分经营活动。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的首批产品开始恢复上线接受预订。一些地区的线下门店也已开业。旅行社开始有序复工,国内游市场加快复兴。这极大提升了旅游从业者的信心。据记者了解,恢复上线的首批旅游产品,主打少聚集、更私密的私家团、精致团,以现在时令的踏青、亲近自然的休闲游为主。携程跟团业务在快速恢复上海、陕西、新疆、四川等本地游产品。恢复后的跟团游把游客健康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司机导游上岗前需要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随团准备护理包,包含口罩、酒精、洗手液等用品。
提质旅游消费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旅游产业增长的持久动力。旅游产业振兴的关键是扩大消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是核心内容之一。浙江、山东、辽宁、江苏等多地计划发放文旅消费券等刺激消费。
在近日巅峰智业主办的文旅振兴公益直播大会上,专家学者纷纷为扩大旅游消费支招。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院长于冲认为,旅游消费是疫情后旅游产业振兴的支点。旅游产业振兴首先从省市的周边游启动,带动国内旅游消费的振兴。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马勇认为,疫情过后,人们的旅游消费体验将会发生变化,大家更看重康养,让心灵和身体放飞,融入大自然。城市周边游、乡村休闲游的出游频次会有所提高,甚至会成为高频消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厉新建表示,2020年旅游业的发展一定是国内游为重中之重。对人们国内游的质量要求会发生变化。在国内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围绕着市场秩序、产品质量、标准落地、正视差异、补齐短板、强化优势、选准重点、服务大局上做一些重点的谋划,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培育新兴业态
17年前非典时,旅游同样深受重创,但之后国内游市场没有萎靡不振,而是迅速进入恢复期。17年后,中国国内游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国内旅游收入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国内游韧性更强,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提升供给质量,培育新兴业态,成为国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意见》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鼓励发展博物馆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体验游,开发一批适应境内外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及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创意旅游商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质和品牌影响力。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入境海岛游、近海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游、历史古都文化游等特色旅游。
疫情期间,旅游业专家和从业者举办多次线上论坛,共同探讨振兴之策。旅游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并不会随着疫情而改变,疫情反而会提振部分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未来,国内游将迎来多产业融合的时代,加速与医疗、养老、体育、研学等交融。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被大家纷纷看好,将迎来大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争取更多的游客,不仅只有好山好水自然风光,更需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7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