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的疫情,其实对旅游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等到情况好转以后,去旅游就非常划算了,肯定有很多地方都会有特价,吸引着大家前去旅行,但是同样的,也会有一些商家会倒闭,大家购买的时候注意了。
今年去哪里旅游
旅行目的地会按照周边>国内短线>国内长线>出境>邮轮进行慢慢的复苏。最近其实控制的挺不错的,反而倒是境外其它国家有些个控不住(韩国、伊朗、意大利等)。所以出境游的复苏势必会减缓,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比出境更安全。
至于邮轮,就真的挺悲剧的,钻石公主的例子太惨烈,已经影响到整个邮轮行业了。这已经不是是否把邮轮调离中国,或者是是否禁止中国人上船的事情了,而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生了畏惧。
所以,上半年基本想旅行的,也就周边游了吧。下半年如果疫情控制的好(主要是周边国家,中国肯定没问题),可以开始尝试国内长线或者出境。
另外,在旅行形式上,散客会优先于团队复苏。前几天不是有新闻说XX景区多少人、多少人了吗?都是自由行的人,团队游什么时候会放开,还未知。
我不是很建议大家放松警惕,特别是在现在这个返工关键点,但是长久来说散客肯定是优于团队先复苏的。
So,不妨多囤一些周边游的酒店,迟早会有机会的。
疫情造成的影响
1、今年会有一堆一堆的旅行特价,便宜到不敢想象的那种
3月开始,酒店、餐厅、景区......就都会慢慢做预售了,而且价格会便宜到非常的夸张,比双11都还要便宜很多的那种。
因为最近旅行行业太惨了,拿酒店为例吧,大部分酒店入住率不到5%。虽然目前在缓缓提升吧,但估计这半年都不太会超过50%了。
如果是邮轮,就更惨了,今年全年邮轮行业都不太会回暖了。冠达我之前介绍过吧,他们最近17晚从珀斯到悉尼的长航线,最低才卖950澳元,也就4600人民币左右吧。
哎~~~
但即便特价如此多,大家在今年的旅行频次仍不会太高,一方面是没钱(毕竟1个多月不上班了),另一方面是没假(部分学校都通知暑期会缩短了,公司估计请假也更难了)。
所以,如果碰到心仪的旅行产品,我会建议大家先重点研究退改签政策,如果合适就提前囤着。
越早囤越便宜,越临近疫情结束旅行产品的价格就越会回暖。囤着不代表要去啊,囤着也不代表会花自己的钱啊(用花呗)。
2、通过疫情,我们也看清楚了一些人、一些事儿
有的商家退改签政策好的,也有一分钱不退全让消费者自行损失的。如果都在规则范围内,没啥好争的,用小本本记录下然后用脚投票就行了。
对于目的地也是一样,这次疫情中日本是最有好感的,俄罗斯也不错。但是中国台湾是真不行,不听爸爸的话,希望尽快光复吧。
旅行本来就是低频消费,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看的顺眼的不挺好吗?
通过疫情,我们更加认清谁更靠谱,谁是扯淡。
另外,也不妨关注一下疫情中哪些旅行商家或是渠道,在卖消毒液、土特产这些和旅行无关的东西。反正我是不会把自己之后的旅行交给这些菜贩子来操办的,旅行就图一个开心,专业度太重要了。他们在疫情中抛弃了旅行行业,所以他们自然也不配承接我们的旅行。
3、今年请谨慎购买旅行商品,因为会倒闭一堆商家
上面说了,在3月份会有很多商家推旅行预售的商品,大家在看价格的同时一定要着重看商家的资质。
今年很难,会倒闭一堆从事旅行的商家的。部分不厚道的,会先用预售低价吸一波资金,你看到了特价旅行商品,而他们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卷了一票钱跑路的例子还少了,五星汇是,麦兜是,布拉旅行...不都是吗?
推荐买预售商品去飞猪吧,至少钱是在支付宝上面的,商家拿不到,支付宝可不会倒闭。携程也是值得信赖的。
4、今年的旅行市场环境
简单来说,4个字——供大于求
供大于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你有钱、有闲,全年都能找到性价比非常高的旅行产品。
而对于商家来说,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竞争会很激烈。不仅要更努力,不断提升自己,还要看天吃饭,这样才能去抓住有限的消费者。
今年很惨烈,会挂掉一堆旅行的商家,特别是那些太传统的不去拥抱互联网的。传统旅行社一直严重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客,都2020了哪来那么多的信息不对称。
酒店也是,我估计今年一堆酒店会撤牌(营收都没,哪有钱交酒店集团的管理费啊),一旦撤牌后价格就会变得很亲民,丽江的雪山璞修不正是这样的吗(之前是君悦)?
其实,这并不一定坏事,更是不小的机会点。
预售类产品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我觉得今年是预售类产品的好机会,预售类产品包括房券、餐券、门票,甚至是部分机票。
特别是房券,之前房券最大的问题是预约成功率,好日期约不少,差日子不想去。今年不会了,今年大比例的空房,能满房的酒店更是少之又少。
房券的优势是价格和退改签的政策,价格比OTA上的日历房要好,退改签政策基本都可以无损随时退。要是用上花呗,连资金占用成本都没了。
而且,还能帮商家提前回笼资金,又能提前锁住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预售类的产品,一定要买大平台或者资源方的,中间商往往自己就是颗雷,指不定哪天就跑路了。
度假类的产品不建议买二次预约的,度假的二次预约就是一个大写的不靠谱。原因是度假产品的构成是机票、酒店这些,都不是自己的,都是资源方的。中间商对资源方的把控力太弱了。
预售类的产品第一波肯定是酒店,集团或者大业主,它们的产品会更有吸引力一些。单体酒店除非抱团,不然就凭单家很难拿到流量的支持。
酒店后门票应该会跟上,例如迪士尼、长隆来个超便宜的门票预售,完全不是不可能。
航司的问题在于它们所售卖的基本都是日历产品,做预约类的对于产品改动较大,但说不定疫情会让它们有所改变吧。
在一个供大于求是买方市场,商家只能竭尽所能的讨好消费者。现阶段消费者买旅行产品,除了性价比之外,必须是退改签合适。
移民类产品
这个没法展开详细解释,03年的SARS后,不也是澳洲163投资移民最火的时候吗?
我个人不喜欢移民类产品,出去旅行超过半个月我就受不了了,还是我大天朝待着舒服多了。但这类需求,真实存在,疫情会更加放大这类需求。
此外,多次签证、境外房产,也会比之前起色不少。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7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