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卧佛寺不仅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周边的自然环境保护也非常到位,整个寺庙给人一种宁和平静的安详视觉感,让你身心得到极大的改善,是一个绝佳户外旅行过好去处。
卧佛寺现在是在北京植物园里面,从植物园南大门进去,顺着大路一直往北走到头就是。卧佛寺山门外面老远就是这座牌楼。
卧佛寺旅游攻略
这座牌楼和香山寺的那座牌楼非常像,都是棂星门,四柱三楼,冲天柱。但是这里的冲天柱上面有琉璃装饰。牌楼额枋上写着智光重朗。佛教说佛有四种智慧,就是佛有智光;朗,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就是说到了这里就会被佛光照得恍然大悟。
这座牌楼坐北朝南,它的东侧有一所房子,里面是一家饭馆,专做看家菜。后来公园、古建里面不许生火炒菜了,他就买了几口电锅,煮饺子面条给游客吃。他家做的看家菜和饺子面条我都吃过,就是哪里都有的那种公园菜。饭馆后身就是刚才说的孙传芳墓。
牌楼西北面有一条小路,可以去到北京的一个著名地点,就是樱桃沟。樱桃沟走到头有一眼山泉,以前每天都有老大爷用各种大型可乐瓶和矿泉水桶来灌这里的山泉水回去给老大妈喝,说是包治百病。后来有一段时间泉水越来越细,不久就突然又泉涌不断了。
老大爷灌回去的水老大妈看着有点浑,以为下雨山泉就会浑,结果喝着还有点牙碜。第二天老大爷再去灌水的时候,附近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别灌了,那是公园放的中水,就是冲厕所的水净化以后的再生水。
往樱桃沟走的半路、卧佛寺后墙外有一座园子,叫做集秀园。园子里有水池、游廊和大殿,大殿里面出售各式方便面和烤肠。园子里还有喇叭播放释家歌曲,歌词里有“妈妈没感觉”一句来回循环。
过了智光重朗牌楼的漫道两边院子里有北京最富裕的玉兰树,每年开春儿玉兰一开就会有爱花的人来观赏。漫道往上走到头现在安装了铁栅栏,每天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开放,此外的时间就不能来看卧佛寺了。
卧佛寺介绍
卧佛寺山门外也有一座琉璃牌楼。
这座牌楼和香山公园昭庙、颐和园万寿山智慧海前面的琉璃牌楼一样。在这里,牌楼正面额匾上写着“同参密藏”。
同参,共同参究;密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家道理。牌楼后面的额匾上写着“具足精严”,是接着正面说的,不仅要参究,还要治学严谨,精益求精。都是乾隆所题。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过了琉璃牌坊才是山门。额匾上的“十方普觉寺”原来是雍正所题,那块匾已经毁于战乱,现在这块是后来重做的,赵朴初所题。
佛教说的十方是南北西东、天地生死和从前今后。普觉当然就是大家都觉悟,不能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山门之外除了放生池,还有几棵正在开放的腊梅。
卧佛寺最早建于唐代贞观年间,那时候叫兜率寺,也叫寿安寺。其中的卧佛殿里有一座檀木雕刻的卧佛像。当时的那座寺本来就不大,到南宋时期战乱纷仍,就被基本上摧毁了。元代的时候,在原来兜率寺的基础上重新修建。
卧佛殿也重建,重铸了一座青铜卧佛像。明代的时候是卧佛寺最昌盛的时期,明宪宗还划拨了好几顷地做为庙产,寺里每年种点五谷杂粮和红白萝卜,虽然不够煮酒的,但是人马的嚼口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天下大乱,兵马横行,卧佛寺也破败了,香火也灭了,佛也走了。一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一个怡亲王允祥,他出钱重修卧佛寺。修好之后,雍正皇帝就来走了一圈,还题了好多字,包括那个“十方普觉寺”的匾。
后来乾隆皇帝也跟着他爸脚后来过,估计山门外的那座琉璃牌坊就是乾隆修的,要不怎么跟他修的香山昭庙和颐和园山顶的琉璃牌坊都一样呢?
当年修建琉璃牌坊的时候,就把寺门从山门往前延展到了琉璃牌坊,山门连同前面的放生池就成了寺内建筑。而且把钟鼓楼就建在了山门之外,那几棵腊梅就是在钟鼓楼周边。看看钟楼上的屋脊。
和其它寺庙不同的是,卧佛寺的山门两侧还有旁门。
山门之内的天王殿。
天王殿里照例供有弥勒佛像,两侧也有四大天王,背后也有韦驮。
过了天王殿有月台通往正殿大雄宝殿,前面的山门和天王殿都是灰瓦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则是琉璃瓦单檐庑殿顶,檐下有雕梁画栋和木制斗拱,戗脊上有七个脊兽,规格相当高。这应该是清代重修成这样的。
大雄宝殿坐在三尺台基上,前面有不带栏杆的月台,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寺里最大的建筑。但是它没有檐廊,正门上的额匾上写着“双林遂境”,雍正所题。
埃及从前有一个法老叫拉摩西斯二世,他走到哪里看见好看的神庙,就把神庙里原来的法老石像都改成自己的。咱们这位乾隆皇帝也有这种嗜好,他走到哪里看见匾就把人家原来的题字都换成自己的。
到了卧佛寺不行了,这雍正皇帝题字不是很多,却偏偏题在了这里,乾隆可不能那么没礼貌,他总不能把彼尊的匾给剁了烧火吧?双林指的是释迦牟尼涅槃的地方,这里是说本寺有卧佛像;遂:深邃;境:境地。
正门两边的楹联倒是乾隆所写,但这里的字却是溥杰敬书。上联是“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下联是“宝幢朱珞梵语妙庄严”。
这座大雄宝殿里面供奉的是三世佛,所以也叫三世佛殿。佛教时空混淆,有按空间排列的横三世佛;还有按时间排列的纵三世佛。这个殿里供奉的是横三世佛,就是中间的释迦牟尼佛、东方的药师佛和西方的阿弥陀佛。上面图片里只能看见中间的释迦牟尼佛像。
佛像两边列着十八罗汉泥塑像;佛龛背面是千佛山和南海观音像,也叫海岛观音。当年南海争端激烈的时候,有中国大妈尖锐地指出:南海必须是中国的,要不南海观音住哪儿?大妈可能没有多少文化,可是她的道理很朴实。
大雄宝殿门前月台两边也照例要有乌龟驮着御碑。唐代有故事说古有某高僧,吃斋念佛,掘池放生,造化颇高。一日遇佛门遭劫,此某乃携众徒泛舟南徙,途遇大风,舟倾。忽现巨龟,驮负众人直达彼岸。登岸,僧口称阿弥陀佛,龟对曰:吾乃贵寺放生池中老龟也。
自此,便有了龟驮石碑的造像习俗。也有说此龟乃东海龙王第九子,叫做赑屃,念做“婢膝”。为何出来驮碑却不详。你别说,这大雄宝殿前面也有一个放生池,我见池边地上居然趴着一只乌龟。有游客说此乃某人放生龟是也。有扫地僧过来用扫把翻了一下,曰:冻怆矣。
大门正前方是本寺之炉。铸造相当精美,不是清代出品?上面有寺名。
炉腿上的龙首,非常漂亮。
炉座上的小狮子,非常少见。小狮子身上吉祥部位被游人尝摸,表面的铜绿已然脱落,露出了青铜本来的金色。
万字纹手柄。
大雄宝殿后面就是本寺最有名的卧佛殿了。卧佛殿的建筑形式和大雄宝殿一样,也是在三尺高基座上,前面也有不带栏杆的月台,月台下面两边也有两块御碑。
大殿上面也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但是戗脊上只有五个脊兽,而且面阔也只有三间。
匾额上写着“性月恒明”,性是指佛性,佛光如月光,永远亮着。两边的楹联上联是“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下联是“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
殿内正面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写着“得大自在”,佛教说最大的自在就是涅槃。这些都是慈禧所写。
殿内群像是在描绘释迦牟尼涅槃时的情景。中间是释迦牟尼佛横身侧卧,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支着头。
卧佛身后是十二圆觉菩萨泥塑彩绘坐像,表情悲哀。殿内气氛凄凉,这是释迦牟尼涅槃于娑罗树下、正在向十二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
释迦牟尼史上确有其人,大概和孔子是同时期的人。传他生于公元前566年,是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迦毗罹王国。
唐朝时称其为天竺国,位置在现在尼泊尔的中西部,面积二千六百平方公里,是北京的六分之一。这个地方已经有现代考古的一些发现,就是说发掘出来一些古时候的陶器。
在那个年代的那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国的概念,记载中甚至有三个村子就叫国,其实称作部落更合适一些。释迦是部落的姓氏,牟尼是梵语圣人的意思。佛祖还有自己的俗名。按照佛教各种记载,佛祖八十岁的时候告诉弟子们他要在三个月后涅槃。
到了时间,他就让弟子在拘尸那醯连尼耶跋提河边(这条河的名字太难念了)的两棵娑罗树下铺好垫子,这就是双林的来历,所以佛祖成佛于菩提树下,而涅槃于娑罗树下。
佛祖头冲北、面朝西侧卧在垫子上,左脚搭在右脚上,我们看见的佛祖涅槃图都是这样画的,卧佛寺里的卧佛也是这个姿势。
但是因为这座大殿坐北朝南的原因,这里的卧佛像是头向西,面朝南的。泰国曼谷也有一座卧佛寺,那里的卧佛像就是头朝北面向西的木雕贴金像,非常大,看看。
佛祖卧在娑罗树下,十二个弟子围坐在他身边,聆听最后的教诲。佛祖即入灭于此,火化后的舍利由释迦族八王带回去建塔供养。佛教说的涅槃是梵语,意译过来应该叫灭度,灭就是灭除烦恼,度就是脱离生死。
佛祖涅槃的日期各有不同说法,南传小乘和藏传佛教里佛诞日、佛成道日和佛涅槃日是同一天。汉传大乘佛教是把这些纪念日分开的,佛涅槃日定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唐僧从西天取回来的经里就是这样记载的,见《大唐西域记》。
要说这个慈禧太后吧,她的字真是不常见,但是写的还是不错的,方方正正孔武有力哈?看来她也练了不少字。但是她的文章可就不像那些皇上了,皇上从小就有帝师教导,四书五经自不必说,还要读史念诗。所以皇上写的楹联都有一些典故,引经据典嘛。
这慈禧太后写的这些个句子都是大白话,平铺直叙,没经没典的。我估计她来卧佛寺拜佛的时候,肯定有老和尚给讲解了佛祖涅槃,所以她怕后来的人看不懂,就写了“得大自在”挂在殿内。这根本就不是文化人的组词方式嘛!和“吃糖葫芦”有什么两样?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7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