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青海博物馆是西北地区一座超大规模的综合类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的各类珍惜文化和艺术品,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烙印和历程,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青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有
1、铜鎏金观音造像
2、弦纹网纹彩陶壶
3、舞蹈纹彩陶盆
4、齐家文化双大耳红陶罐
5、玄武砚滴
6、唐黄地联珠团窠对马锦
7、唐手书“羯摩经”
8、扭达
青海博物馆介绍
青海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渝帆之前曾写过《世界最长唐卡长达618米,400名大师历时27年完成,估价超72亿》、《中国最任性的民族,把北上广一套房的财富都穿在身上,价值几千万》等文章分别介绍青海博物馆里面展出的618米世界最长唐卡、藏族服饰等展品,今天继续向大家介绍青海博物馆里面的“江河源文明——青海历史文物展”,整个展览以“三江之源”为主题,分为“史前文明遗珍”和“历史文物精粹”两大部分共9个单元,一共有510多件历史珍贵文物。
舞蹈纹彩陶盆
属于马家窑文物,同德宗日遗址出土。泥质红陶,敛口,卷沿,略鼓腹,小平底。黑彩纹饰。在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的群舞人体图形,分别为11人和13人。人物身着圆球形装束,形象与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的人形略有不同,但画面都用简洁明快的构图,生动描绘出一幅原始人群集体舞蹈的场景。
葫芦纹彩陶壶
属于化隆群科墓地出土的半山类文物。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双耳,平底。黑红两彩,颈部饰连弧纹,肩、腹部饰六组葫芦形纹,葫芦纹内填充网纹和菱形方块纹。器型规整,纹饰典型、精美。
旋涡纹双耳彩陶壶
属于民和新民阳山墓地出土的半山类文物。泥质红陶,敞口,颈略高,鼓腹,双耳,平底。颈部饰网纹,肩腹部用黑、红彩套作四组连续涡纹,黑彩边缘带锯齿纹,涡心充填斜线、长点纹。图纹动感十足,为半山类型典型器物。
大角盘羊纹彩陶罐
循化阿哈特拉墓地出土的卡约文化文物。泥质红陶,侈口,束颈,双耳,垂腹,圈足。黑彩。口内绘折线纹,颈部作连续“人”字纹,肩部绘立姿盘羊纹,腹部绘平行双线间折线纹。器形完整,构图明快,纹饰简练生动。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同心圆圈纹彩陶盆
民和核桃庄拱北台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物。腹部扁鼓,腹壁向下收缩成小平底。口沿上等距饰有四组同心圆点水波纹,间用网格纹的图案。盆的内壁满施彩,底部中央以圆心定位,画出同心圆圈,亦是同心圆点水波纹的艺术表现形式。器型规整,打磨精细,纹饰繁而不乱,线条流畅飘逸,整个图案在繁复之中透着一种活泼的韵律感。
圆銎宽叶倒钩铜矛
西宁市沈那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文物。宽叶,钝锋,厚脊,圆銎一侧装有倒钩。器体宽大,铸造精美。据推测该件铜矛不用于实战,而是具有象征权力、持矛号令的作用。
七角星纹铜镜
贵南尕马台墓葬出土的齐家文化文物。铜镜正面磨光,背面中间有半圆形钮,已残。镜缘有两个穿孔。主题纹饰为羽状七角星纹。铜镜用单范铸造,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一面铜镜。
鸾凤铜熏炉盖
大通上孙家寨汉墓出土的汉代文物。熏炉是古代用来熏香的炉子。在这件熏炉盖上,一只鸾凤单足立于炉盖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奋起,尾翼平伸,曲颈灵动,羽翎飞扬,表现的是似要腾空跃起,展翅而飞的一刹那状态。此件器物分铸合接而成,制作精美,尤其鸾凤动感强烈,是一件集艺术与实用为一体的精品。
匈奴狼噬牛金牌饰
海北州祁连县出土的战国文物,属于匈奴文化遗存。纯金制作。其形似起伏的山峦,用浮雕的方法表现出山峦、森林、狼、牛等自然形态,画面中一只狼在森林中正咬噬一头牛的后腿,牛作痛苦挣扎状,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跃然纸上。金牌背部略平展,有两个矩形横扣,应为系挂之用。金牌饰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器物,多以动物为题材,是显示身份等级的标志性佩物。该金牌饰件反映了北方匈奴文化进入河湟流域,开始和羌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事件。
羽人瓦当
民和川口镇出土的唐代瓦当。泥质灰陶,圆形,,图案浅浮雕式。瓦当正中为双翼飞人,双手合十于胸前,双翼平展,腹部以下饰横纹裳,当缘一周饰连珠纹。这种题材的瓦当唐代并不多见,羽人形象应为西亚文化的本土化反应,丝绸之路古道上也有带翼天使小像出土。此件瓦当制作精良,形制规整,文化特征特殊,散发出唐代自由舒展的艺术风格。
正统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属于明代文物,铜质、鎏金,头饰螺发,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方圆,丰满端正,双目正前视,嘴微闭,双耳垂肩。上身穿袒右肩式袈裟,下着裙,衣纹流畅飘逸。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施禅定印,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之上。莲座台前从右到左阴刻楷书“正统年奉佛段福龙施”九字款。
青海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免费开放,参观时间:夏季:9:00—17:00,冬季:9:30—16:30,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逢周一正常开馆)。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7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