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木兰草原风景区确实是中华地区最大规模的天然草场,也是武汉最知名的5A级旅游风景区,这里的春季更是芳草萋萋令人动容,游客可以明显感受到春节生命力的气息,下面给大家分享武汉木兰草原详细游玩攻略。
木兰草原距离武汉市区36公里,那里也有连绵的草原和湖泊,自然环境优美,小编去年开春就曾去游览过,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美景,还体验到骑马、滑草等特色项目,不得不说,那里是一处生态旅游的好地方。
低调的景区入口,别有洞天的下沉式景观道
木兰草原景区的入口,建设的非常有气势,比如说那张巨大的门牌,古色古香,一定要来一张远景照才能将其拍到镜框里。
黑色的木质门牌,行书“武汉木兰草原”,飘逸的书法也和运动感觉相得益彰,但与其说这是门牌,不如说是景区前广场,因为大部分游客都需要在此整队,然后跟随导游向前走,走过去才算是景区入口。
与刚才的大门牌比较,景区入口低调的有些“匪夷所思”,要知道刚才的大门牌少说有七八米高,而这个检票入口处的建筑最多只有2米高,有点压抑和紧迫感,让人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主要目的真的是用来检票的。
不过,直到检票进入后才明白过来,刚才的检票口为什么那么低矮,因为进去之后的景观道呈曲折下降的地势,且坡度非常大。
跟随朋友一路仓促下行,下到最后的地点才发觉,刚才的检票口分明是建在山坡上,回头仰望,那曲曲折折的景观道,确实很有意思。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下来检票口首先看到的是一条小溪,景观道穿小溪而过,在溪水上建了一座小桥,沉浸式感受,别有洞天,自此,景区的全貌开始展现在眼前。
绵延草原和几处湖泊,山水点缀的自然美景
过了小溪之后,景观道路开始分叉,分为东西数条路,每个方向都可以走,根据导游提示,我们走最东边的小路,目测应该是绕着景区外围在走,这样不至于错过景点。
不过,随着道路的地形越来越陡,又想起刚才的检票口地形,觉得应该再次踏上了一座山坡吧。果然,大家走到山坡顶点,再往前面看去,视野非常开阔,因为前面已经没有障碍物了,那是一片片绵延起伏的草原。木兰草原,这就是它最真实自然的样子。
眼前的草原虽然不是一望无际,但至少视线所到之处都是平静的草场,远远望去,中间还有几座小山丘,导游说那是骑马的地方。
接着,与山丘环绕的几处低谷地方看不清,看游览图,是几座小的湖泊,有一座湖泊可以看到半边,亮晶晶的。
这时候,导游说可以自由活动,于是和朋友便跃跃欲试,准备狂奔一通,尽情释放下情绪,与本人想法一样的人还不少,大家一边奔跑一边呼号,声音渐渐淹没在风声里。
山丘顶处的骑马体验,摆拍动作更像是遛马
之前看着山丘不远,但真正跑过去还很费劲,和朋友跑了还没一会儿,已经气喘吁吁,累瘫在草地上。躺在草地上,阳光晒得暖洋洋的,闭着眼睛还是觉得光线刺眼,周围已经看不到其他游客了。
于是和朋友稍作休息,准备走到那边骑马的山丘上去,才发现,原来脚下看似平坦的草原实际上坡度反差很大,难怪奔跑起来很费力。
走了没几步,也看到其他游客也是,刚才奔跑得很畅快,现在都熄火了,大家打着招呼,心领神会,一起向骑马的景点走去。
骑马的景点需要另外买票,排队的人很多,场地是在一块很大的山丘上,整个区域用水泥桩子围起来了,估计是出于安全考虑。
和朋友一起买好票,等着工作人员叫号,看着一拨又一拨人绕着场地出发又回来,满心欢喜的表情。所谓骑马,其实应该叫做遛马,因为每一匹马都由工作人员牵好走在前面,游客上马后坐好,然后围着场地走一圈。
很想自己拉着缰绳快马驰骋,不过,牵马的工作人员说,这马很烈,跑起来发疯,不安全,不知道是真是假。
紧张刺激的运动,滑索滑草都能引发尖叫
草原上的特色项目有骑马,还有什么呢?有滑索系列运动。之所以称呼为系列运动,是因为有滑索还有滑草。滑索很好理解,两头高低地势上拉起索道,游客坐在高处滑到低处,完了。
这样的项目体验过很多次,但在草原上还是继续体验了下,木兰草原的滑索高处建在一座小坡上,而低处在湖边,上去准备下滑的时候就在想,会不会冲到湖里,最终还别说,到达低处快到终点的一个位置,与湖面非常近,能看到自己的倒影,还是很刺激。
与滑索相比,滑草项目更加惊险。惊险的地方在于,滑草的工具是一件看起来有点像滑板的家伙,人坐在其中,固定好,然后从高处直接下滑,犹豫再三没有尝试,总觉得滑草滑草,没有看到草,而且,像这样肥胖的体格,确定不会翻车吗?想想就后怕。
木兰草原位于木兰故乡黄陂区,黄陂区属于武汉的远城区,与市中心还是有一定距离,因而如果前去,建议自驾或者报团。
自驾线路:市区任意位置到汉口竹叶山——岱黄高速——黄陂城区(黄陂大道)——滠水桥——火塔公路——彭岗——木兰草原。
一定不要好奇搭乘公共交通,除去复杂的换乘,还要考虑末班车时间,体验非常不好。
景区大门处有超大停车场,相关的配套很齐全,而且黄陂区内关联的景点很多,外地的朋友可以规划一次性多走几个景点。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7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