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地处阴山以南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位于土默特平原上,地势平坦,有荒干水(今大黑河)、武泉水(今小黑河)、白渠水(今宝贝河)流过,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块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郡。
云中城作为呼和浩特市的第一个名称,起源于周赧延王五十三年(公元前306年),至北魏王朝灭亡时废止,总共历时900多年的时间。
赵国在这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大规模的放牧马匹,训练骑兵,还迁来了大量的内地居民,设立村屯,发展农业,使之成为赵国重要的骑兵训练基地和粮食产区。
当年,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武将之一——赫赫有名的李牧就曾在此驻防,抵御当时北方被称为胡人的游牧民族的进攻与袭扰,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秦国的逐渐强大和赵国的渐趋衰弱,尤其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两国实力差距日增,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夺取,两年后(公元前234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之一。
汉代云中郡的辖地虽有变化,但云中城仍是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并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设。北魏时期这里又成为云中镇所在地,北魏皇帝北巡时曾于此休息。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云中城距今已历史久远,且其历经各代断续沿袭使用,城垣多次改造、另建,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现保存的城墙残高约5米,据考古发现,现存城墙每面长约2000米,周长约8000米,估计是战国时期的城池规模。
城内还有一座子城,可能是汉代修建的。因城市遗址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正式挖掘,尚不能断定,其详细情况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考察与研究。
这座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载城市,这座使用时间长达九百余年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
遗址城垣周长约8公里,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南墙长1920米,残高4.5米,宽6.5米,夯层厚8~12厘米。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城内地表散布的陶片瓦砾大都是汉魏北朝遗物,下土中有战国、秦代遗存。
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为"钟鼓楼"遗址,曾出土北魏"大代太和八年"鎏金铜佛像一尊。西南隅散布有石柱础、砖瓦等北朝遗物,原为一方形小城,当是官署所在。城西墙外有古墓群,曾发掘东汉闵氏壁画墓一座。史载战国赵武灵王曾于阴山河曲筑城,"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因名城为"云中",当是此城。秦置云中郡,城为郡治,汉因之,魏设云中县。此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建立的城池。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sight/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