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学府,属于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保持着清同治时期的建筑风格。1928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炎陵,就将此地作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部。1971年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炎陵纪念馆”。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登上15级石阶,便进入书院的院落,站在书院大门向内望去,建筑中轴设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三进,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书院一进为天井式室内庭院,院内两株古桂花树,每到农历八月便是满院芳香,入大门沿回廊,经讲堂两旁狭长的通廊,可进入大成殿和东西斋舍,交通流线明确合理,动静相宜,一眼就可以看出这座书院的别致和特点特色。
走入二进,便到了中厅。这里是书院的核心部分,即书院的讲堂所在,为历代老师授课的场所,门首高悬一块木匾“魁星点斗”,为道光年间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所题。听当地老人介绍,二进门的两旁原有一副长联,左联为“凤凰楼,名烈山,清洣泉,芳名雅颂乾坤,玄万代宗师神祖武”;右联是“圣科第,贤政要,仁勋俊,彩馨驰龙飞凤,舞千秋业士裕后坤”。这副对联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可惜如今对联已不知去向。
书院的第三进为大成殿,门两侧一副对联:“苦读诗有责,豪饮酒无榷。”这是清代酃县知县沈道宽所题。殿内原设有孔子神位,为书院学生祭拜之地。两侧为先生寝房。大成殿的后侧,中间为天井,花池是整个书院的后花园。在书院的东侧斋舍,共有号舍20间,每间约有5平米大,是名副其实的斗室,两侧斋舍对称布局,形制大小及数量基本一致,学生每人一间, 也还算宽敞,有利于学生读书。
1928年3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岗山,接应湘南暴动部队。途中,第一师第—团首次攻克酃县(今炎陵县)县城,并在洣泉书院门前大操坪召开上千人的群众大会。同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军队湘南回师井冈山时,再次来到酃县县城,当晚,他就住在洣泉书院后厅右侧的房子里,第一团团部亦高在书院内。毛泽东和团长张子清等在这里部署了接龙桥战斗,胜利完成了掩护湘南暴动部队向井冈山转移的任务。洣泉书院原名烈士书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黄龙书院旧址上兴建。嘉庆二年(1797年)增修斋舍,并根据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潆洄澄澈,环带一邑,改名为“洣泉书院”。书院呈三进两厢式建筑形式。1970年,在书院左侧兴建了“毛泽东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陈列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辈革命家和工农红军在炎陵县的革命活动及奉县的革命斗争史。1977年9月15日,郭沫若亲自题写了陈列馆馆名。旅游攻略https://wWW.CaOYUAntiANlu.orG
洣泉书院为炎陵县培养出了不少人才。自宋至清,炎陵考取进士11人,举人43人,贡生374人,其中大部分人都在洣泉书院就读过。同时,传承千年的洣泉书院既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历史见证,更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的教科书。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新市街与龙井街交叉口西100米
文章来源:https://www.caoyuantianlu.org/sight/9552.html